从《太平门》到《魁星楼》配资盘,再到刚刚首发的《曾家岩》,作家徐鹏的“重庆三部曲”画上了圆满句号。
\n7月25日,在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(以下简称书博会)“陆海之约”展区,作家徐鹏的新书《曾家岩》举行了新书发布会。除了《曾家岩》之外,徐鹏的“重庆近代三部曲”完整版也亮相现场。
\n新书首发式。
\n“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,这三部曲的完整版与读者见面,既是对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,更是对红色精神的当代礼赞。”在发布会现场,出版方重庆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。
\n“18年前我刚到重庆时,就参加过当时在重庆举行的书博会。”在发布会上,徐鹏首先分享了自己与重庆及书博会的深厚渊源。
\n徐鹏分享创作心得。
\n在他看来,作为一个外地人,反而会对这座城市怀有更深的情感。正是这份情感,驱使他不断深入挖掘重庆的革命历史。“我们来到重庆之后都会看看红岩,看到这座英雄之城前赴后继的无数英烈,我更想知道红岩村诞生之前发生了什么。”徐鹏说,于是自己决心以宏阔的笔触勾勒出山城近代革命的壮阔画卷。
\n《曾家岩》作为“重庆近代三部曲”的收官之作,目光锁定1937年至1949年——从日军轰炸机撕裂重庆黎明的血色开端,到1949年胜利旗帜漫卷山城的曙光时刻。全书以位于曾家岩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的斗争为背景,生动呈现川渝儿女如何在敌机狂轰滥炸与白色恐怖的寒流中,于炮火硝烟里顽强搏击,最终迎来黎明的光辉历程。
\n“重庆近代三部曲”完整版亮相。
\n“书里的主角叶照川、骆书达是两位被派至重庆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地下工作者。”徐鹏说,整个故事就以他们经历的视角展开,重现了皖南事变前后携手抗日与惊险隐蔽战线的历史风云,串联起1910年以来的重庆近代史脉络。同时,徐鹏笑着告诉记者,两名主角都是北方人,这也是自己从北方来到重庆这段真实经历的写照。
\n值得注意的是,透过已经完整呈现的“重庆近代三部曲”,读者们可以读到的既有历史,更有两种精神的共鸣。延安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”的坚定如磐石,重庆“红岩精神”的炽热似烈火。“重庆三部曲”通过文学笔触展现了青年在历史洪流中抉择时,理想于绝境中的坚守与信仰在诱惑前的淬炼,传递出跨越时空的震撼力量。
\n谈及接下来的写作计划,徐鹏透露,已经启动“台湾三部曲”(《山川》《寒潮》《江河》)的构思,计划以六年时间完成。该系列将围绕清代重庆永川籍官员黄开基及其后代展开,黄开基曾任彰化知县、台湾知府。“我的构思是通过黄开基一家的故事,书写1838年至2008年间横跨两岸的历史变迁与血脉联系。”此外,徐鹏还透露“重庆三部曲”的首部《太平门》的电影改编已进入筹拍阶段,徐鹏特别强调:“我的要求是,拍摄必须在重庆进行。”
\n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摄影 张锦旗 实习生 张凯盈配资盘
海陆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